三月七.永夜 & 丹恆.大地長駐者:你期待已久的進化 Meta 變革

深入研究《崩壞:星穹鐵道》3.6 版本的角色揭曉內容時,我立刻注意到一件事:我們得到的不只是數值膨脹或換皮角色。這些進化形態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隊伍組建的思維。

作者: BitTopup 發佈於: 2025/08/21

「三月七•永夜」(冰/記憶)捨棄了傳統的輔助模式,採用了消耗生命值的憶靈機制,而「丹恆•地垣」(物理/存護)則成為首位基於攻擊力而非防禦力進行數值加成的生存位角色。老實說……這真是個絕妙的設計理念。

March 7th Evernight and Dan Heng Permansor Terrae character portraits from Honkai Star Rail

推出時間表: 第一期(9月23日-10月15日)將推出「永夜」以及「卡斯托利斯」的復刻。第二期(10月15日-11月4日)則是「地垣」與「安娜克薩」的復刻。聰明的卡池搭配——我們稍後會深入探討其中的協同作用。

這些轉變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

三月七•永夜的「憶念」系統

「永夜」的運作方式,我稱之為「為了獲益而進行的受控自殘」。她的戰技「白日悄然逝」會消耗12%生命上限來召喚她的憶靈夥伴「伊薇」,同時為我方全體憶靈提供高達40%的暴擊傷害增益,持續2回合。

March 7th Evernight using her skill to summon Evey memosprite in combat

「憶念」疊層系統才是刺激的地方。使用普通戰技可獲得2層,但在「至暗謎題」狀態下呢?每次使用可獲得12層。當「憶念」疊層達到16層以上時——噹!獲得控場免疫,且「伊薇」立即行動。這就是設計得恰到好處的風險與回報玩法。

她的終結技「醒著的世界啊,晚安」會造成基於「伊薇」120%生命上限的冰屬性範圍傷害(有趣的是,這不是基於三月七的生命值)。更重要的是,它會觸發「至暗謎題」:對敵人造成的傷害提高20%,「永夜」和「伊薇」的傷害提高100%,外加那個超讚的控場免疫效果。

天賦會在任一角色失去生命值時觸發——提供60%暴擊傷害增益和2層「憶念」。看到規律了嗎?生命值損耗變成了資源生成。

丹恆的攻擊力加成革命

這就是「地垣」打破傳統思維的地方。沒錯,他是首位物理/存護角色,但也是首位護盾量基於攻擊力而非防禦力的生存位。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典範轉移。

完成白露的同行任務即可免費獲得他(HoYoverse這步棋走得很高明),但別因此就以為他是平民級別的角色。他的戰技「萬物歸地」能為我方全體提供護盾——在行跡升滿時為30%攻擊力外加400點固定值——持續3回合,且最多可疊加至當前護盾量的300%。

Dan Heng Permansor Terrae providing shields to allies in combat

「繫伴」系統會將你最近一次施放戰技的對象指定為具有強化協同作用的隊友。當你指定一名「繫伴」時,他的天賦會召喚速度165的「魂龍」,每回合為我方解除一個負面效果,同時提供額外護盾(15%攻擊力外加200點固定值)。

終結技造成300%攻擊力的物理屬性範圍傷害,並強化「魂龍」2次行動,其追加攻擊的傷害基於「繫伴」80%的攻擊力——且使用「繫伴」的屬性。這個巧妙的設計獎勵了策略性的目標選擇。

真正重要的培養優化

「永夜」專注生命值的武器庫

遺器優先級: 「重塑世界的信使」4件套幾乎是必備的。

World-Remaking Deliverer relic set interface showing stats and set bonuses

使用普攻/戰技後,可獲得8%暴擊率,並使裝備者和憶靈的生命上限提高24%,此外當任意憶靈在場時,我方全體傷害提高8%。

主詞條: 軀幹:生命值%/攻擊力%;腳部:速度(沒得商量);次元球:冰屬性傷害%;連結繩:生命值%/攻擊力%。

副詞條追求: 速度 > 暴擊 > 生命值%。她在80級時的基礎暴擊率為53.7%,所以你在屬性分配上有很大的彈性。

她的專屬光錐顯然是最佳選擇,但如果你預算有限,任何專注於生命值/暴擊的替代品也都可以。

隊伍協同說明: 「永夜」能為憶靈提供總計高達90%的暴擊傷害加成(40%來自戰技,50%來自額外能力)。與「卡斯托利斯」的「幽冥之翼」搭配,能產生乘算的傷害,坦白說,這讓傳統的輔助體系相形見絀。

丹恆的攻擊力加成方案

專屬光錐: 「縱使世界相隔」提供24-48%攻擊力、30-50%護盾效果,外加終結技生命值恢復和傷害增益。這完全是為他的技能組量身打造的。

主詞條: 專注於攻擊力%以增強護盾強度,速度和能量恢復效率為次要優先。

材料現實檢視: 你需要65個「侵蝕膿塊」、300萬信用點來升級行跡,外加30.8萬信用點用於晉階。請妥善規劃。

星魂價值評估: 星魂1提供終結技戰技點恢復,並為你的「繫伴」提供15%全屬性抗性穿透——這價值相當可觀。星魂6在「繫伴」行動時增加20%傷害,並強化追加攻擊,但老實說,對大多數玩家而言,星魂1就是最佳選擇。

隊伍建構理念

「永夜」的記憶革命

最佳核心: 「永夜」+「賽琳」+「記憶」開拓者+「海爾辛」以進行生命值管理。

Recommended team composition featuring March 7th Evernight and Remembrance path characters

這不僅僅是關於憶靈的協同作用——更是為了創造一種全新的傷害典範。

「卡斯托利斯」協同作用深度解析: 對「幽冥之翼」的90%暴擊傷害加成創造了乘算增益,其表現優於傳統的輔助選項。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根本性的隊伍建構轉變。

戰鬥流程: 使用戰技建立「伊薇」,疊加「憶念」層數,然後在敵人的易傷窗口期間施放終結技。生命值管理變成了一個需要與治療者協調的小遊戲,以維持持續的積極進攻。

丹恆的泛用性因素

主流隊伍預測: 「法厄農」+「刻律德拉」+「地垣」+「星期日」似乎是洩漏出來的最佳配置。在官方正式發布前,請對此消息持保留態度。

物理協同作用: 與「安娜克薩」自然搭配,進行弱點植入和利用。卡池的時間安排並非巧合。

「繫伴」策略: 將你攻擊力最高的角色指定為目標,以增強「魂龍」的追加攻擊。概念簡單,影響巨大。

性能分析與投資現實

數字遊戲

「永夜」為記憶隊伍提供的90%暴擊傷害增幅,為超越通用輔助框架建立了新的優化標準。這不是誇大其詞——這是數學上的事實。

丹恆的混合設計在一個隊伍位置上同時實現了傷害和生存,相較於分開的輸出/生存位需求,提高了整體效率。資源分配變得更加靈活。

誠實的投資建議: 兩者都需要大量的行跡投資才能發揮全部潛力。「永夜」需要專注於生命值的優化,並搭配適當的治療角色支援。「丹恆」則受益於攻擊力加成,其星魂1提供的顯著戰技點生成,讓星魂投資物有所值。

免費獲得丹恆降低了獲取成本,同時也讓星魂投資更具吸引力。實際上,這是個聰明的商業模式。

3.6版本背景

完成「安芙瑞斯」的故事將引入專門的材料和潛在的「賽琳」協同機會,以優化「永夜」。其機制的複雜性表明,它將透過獨特的隊伍定位而非純粹的數值膨脹來維持其在主流環境中的重要性。

這兩個角色都代表了設計上的演進,朝向專門化的隊伍建構,而非萬用的組合。老實說……這讓人耳目一新。

未來保值性評估: 記憶命途的發展支持了「永夜」的長期實用性。丹恆的混合機制預示了未來需要同時具備傷害和生存能力的內容。到3.7版本及以後,投資前景依然樂觀。

常見陷阱與資源管理

我觀察到的「永夜」使用錯誤: 生命值管理不當導致過早陣亡、疊加「憶念」的時機不佳、忽略與治療角色的協調。消耗生命值不僅僅是個噱頭——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策略考量。

丹恆使用錯誤: 堆疊防禦力而非攻擊力(舊習慣難改)、選擇不當的「繫伴」、能量管理不善導致無法穩定施放終結技。

材料農耕現實: 這兩個角色都需要「安芙瑞斯」的特定掉落物,意味著新的農耕路線。要點滿行跡,信用點需求超過300萬。請相應地規劃預算。

常見問題:大家真正想問的問題

問:到底要如何解鎖這些形態?

答:他們是獨立的五星限定角色,並非現有角色的升級版。「永夜」在第一期卡池,「丹恆」在第二期。完成白露的同行任務也可以免費獲得「丹恆」。

問:哪個對我的帳號來說更有主流價值?

答:取決於你隊伍的缺口。「永夜」憑藉其90%的暴擊傷害增幅在記憶隊伍中表現出色。丹恆則提供了獨特的攻擊力加成生存位以及傷害混合功能。先評估你目前的隊伍需求。

問:讓他們能上場的最低投資是多少?

答:兩者在基礎等級就能運作,但需要大量的行跡投資才能達到最佳化。丹恆的免費獲取加上星魂1的價值提供了極佳的成本效益。「永夜」則需要適當的生命值培養和憶靈協同才能發揮全部潛力。

問:他們各自的最佳隊伍組合是什麼?

答:「永夜」在與「賽琳」+「記憶」開拓者+「海爾辛」組成的憶靈專注隊伍中表現出色。「丹恆」則適用於「法厄農」隊伍或與「安娜克薩」組成的物理協同隊伍。兩者都促成了專門化的策略,而非通用的隊伍建構——這正是當前環境所需要的。

這些進化形態代表的不僅僅是強度的提升,它們是設計理念的轉變,朝向更專門化的隊伍建構和獨特的機制互動。值得投資嗎?絕對值得——前提是你明白自己投資的是什麼。

👉 崩壞:星穹鐵道儲值 👈

✅ 官方直儲,100%安全 ✅ 無需等待 – 儲值7秒到帳 ✅ 超大折扣,超低價格更省錢 ✅ 7×24小時客服,隨時準備為您服務

推薦產品

推薦新聞

TOPCOSMOS TECHNOLOGY LIMITED

UNIT A17, 29/F, LEGEND TOWER, NO.7 SHING YIP STREET, KWUN TONG, KOWLOON, HONG KONG

BUSINESS COOPERATION: ibittopup@gmail.com

custom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