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我報導 Honor of Kings 電競已經三年了,而 2025 年秋季賽徹底改變了遊戲。全球禁用與選用(Global Ban & Pick)模式不只是一種賽事噱頭,它迫使職業選手跳脫舒適圈,真正地思考。
最瘋狂的是:隊伍在整個系列賽中不能重複使用任何英雄。那個在第一局主宰比賽的馬可波羅核心?沒了。你對手的招牌不知火舞選角?他們最好準備好另外四個法師。
這種轉變創造了一種我在 MOBA 遊戲中很少見到的東西——真正的戰略深度,並且可以直接應用於排位賽。
了解 Honor of Kings 選角版本演變
2025 年秋季版本概覽
數據不會說謊,而且相當驚人。不知火舞在 Honor of Kings 邀請賽 S3 中擁有 80.9% 的禁用率。這不只是 高優先級——那是隊伍在說 我們寧願打 4v5 也不想面對這個英雄。
同時,阿離保持著 57.1% 的禁用率,這老實說讓我感到驚訝。在看了頂尖選手如何運用她的傘機制後,我預期會更高。
但對於排位賽玩家來說,有趣的地方來了:從這個模式中脫穎而出的 S 級英雄正是你應該努力練習的。瀾的卓越機動性讓他成為打野的噩夢。蒙犽 39.2% 的選用率?那是職業選手在說 當一切都懸而未決時,這是我們最可靠的射手。
大喬在這裡值得特別提及。她的全球傳送不僅改變了地圖控制——它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的站位規則。我曾看過隊伍僅憑一次恰到好處的 旋渦之門
歷史背景讓這一切更加引人注目。還記得 2024 年的冠軍賽嗎?孫尚香在 116 場比賽中達到了 89.66% 的選用/禁用率。這正是全球禁用與選用模式旨在消除的英雄集中度。老實說?它奏效了。
區域差異分析
這是大多數攻略不會告訴你的:2025 年的選手名單規則正在產生意想不到的選角影響。隊伍必須至少有四名來自其主場地區的選手,最多只能有一名外援。
這意味著區域英雄偏好現在確實很重要。張飛 85.34% 的全球選用/禁用率講述了一個故事,但甄姬在邀請賽第二季中 91.07% 的比率——然後在其他地方下降——則講述了另一個故事。
終極對決模式又給一切帶來了變數。第七局盲選?這消除了隊伍所依賴的所有精心偵察和準備。這純粹是英雄熟練度和快速思考的考驗。
職業選用/禁用階段分析
賽事數據分析
讓我來分析一下邀請賽 S3 的數據對你的排位賽究竟意味著什麼。
不知火舞 80.9% 的禁用率不只是因為她的傷害輸出——更是因為她的多功能性。她既能作為法師,也能作為混合型英雄,使得隊伍陣容預測幾乎不可能。當職業選手如此持續地禁用她時,他們實質上是在說 我們不能在你的策略上猜錯。
蒙犽 39.2% 的選用率確立了一件關鍵的事情: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可靠性勝過華麗。他的 飛彈狂襲 提供 4.5 秒的無法被選取狀態,同時提升攻擊速度和射程。這不只是一個逃生工具——它是一個團戰重置按鈕。
這是我分析了數百場職業比賽後的主要見解:在職業比賽中爭奪率超過 40% 的英雄,在排位賽中持續顯示出超過 65% 的勝率。這種相關性比我最初預期的要強。
最受爭奪的英雄
瀾主宰打野優先級是有充分理由的。 斷空 不只是一個開戰工具——它集開戰、逃生和群體控制於一身。
我曾看過玩家僅憑掌握這個技能的時機,就能完全掌控比賽。
但大喬呢?她自成一格。 鯉躍之潮 創造即時回城傳送門,而 旋渦之門 則能讓全隊在地圖上任何地方進行傳送。這不只是功能性——它是一種隨著團隊協調而提升的戰略優勢。
雅莉的出現最初讓我措手不及。她與馬可波羅的協同作用創造了職業選手所稱的 馬雅組合 策略。 森之守護 附著在友方核心輸出身上,提供傷害護盾和增強的防禦能力。它將依賴站位的射手轉變為機動性威脅。
禁用優先級模式
第一階段的禁用遵循可預測的模式——不知火舞和阿離會被針對,因為她們會扭曲整個遊戲狀態。但第二階段的禁用(第 9-12 回合)才是真正策略出現的地方。
隊伍會使用 尊重禁用 比我預期的更頻繁。當你知道對手的打野在瀾這個英雄上有 80% 的勝率時,你就會禁用瀾。簡單的數學。
四禁用系統產生了真正的決策壓力。你是針對普遍強大的英雄,還是破壞特定的策略?我曾看過隊伍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判斷錯誤而輸掉整個系列賽。
排位賽英雄分級
S級優先選用
在分析了數千場排位賽和職業數據後,以下是真正有助於上分的:
打野 S 級 從瀾開始——卓越的機動性和Gank壓力完美適用於單排。奧格蘭提供戰士/刺客混合潛力,而費德的標記大招提供可靠的斬殺。宮本武藏則以穩定的傷害輸出完善了這個級別,且不需要大量的團隊協調。
射手 S 級 由蒙犽的重新定位大招和安全工具主導。馬可波羅保持高職業爭奪率是有充分理由的——他能穩定成長。后羿的全球暈眩克制高機動性版本,而孫尚香則提供可靠的團戰傷害。
Honor of Kings 儲值 在這裡變得至關重要——擁有這些頂級英雄和最佳造型配置可以顯著影響你的排位上分潛力。
法師 S 級 以不知火舞的混合定位和靈活站位為特色。大喬的全球技能適用於任何技能水平,而楊玉環和安琪拉則提供可靠的爆發和團戰存在感,且不需要完美的技巧。
輔助 S 級 圍繞著雅莉的超核心輔助能力、大喬的多功能性,以及太乙真人、東皇太一和張飛的可靠開團能力。
彈性選角優勢
大喬就是我所說的 選角保險。 她能有效地擔任輔助或中路,讓對手幾乎無法預測。她的全球技能無論位置如何都能提供價值,同時能讓隊伍組成難以被對手反制。
敦(指亞瑟)透過對抗路/遊走/打野能力提供類似的彈性,儘管掌握最佳角色分配需要大量的練習。
策略性彈性選角不只是關於英雄的多功能性——更是關於理解隊伍陣容的協同作用,並即時適應隊伍的需求。
電競隊伍陣容策略
版本隊伍陣容
開戰陣容 在排位賽中仍然是最直接的執行方式。多個坦克,如張飛、關羽和亞瑟,透過協調的開戰創造決定性的團戰優勢。關鍵是什麼?需要有人發號施令,並且每個人都要跟進。
保護陣容 (經典的 4 保 1)採用多個輔助,如大喬、雅莉和鬼谷子,以實現超核心的成長。你犧牲了前期力量以換取壓倒性的後期潛力——但前提是你的隊伍理解這個策略。
分推陣容 利用裴擒虎和韓信等高機動性英雄,透過同時威脅來創造地圖壓力。這需要最高的協調性和地圖意識,因此對於單排來說具有挑戰性。
消耗/法師核心陣容 利用多個法師進行爆發傷害和區域控制。莊周、司馬懿和諸葛亮等英雄在此表現出色,但站位變得絕對關鍵。
協同組合
這個 馬雅組合 組合展示了最佳的英雄協同作用。雅莉的 森之守護 附著將馬可波羅從一個依賴站位的射手轉變為一個機動性威脅
具有增強的生存能力和放大的傷害。
全球技能協同作用透過協調的地圖控制創造戰略優勢——儘管這些需要語音溝通才能正確執行。群體控制鏈最大化了擊殺潛力,但時機變得至關重要。
選角階段執行指南
首選策略
首選創造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困境:在平衡英雄強度與戰略靈活性之間,同時避免明顯的反制選角。你想要高影響力的選項,能夠支持多種陣容方向。
彈性選角透過隱藏你的陣容方向,提供了最佳的首選價值。大喬透過她的輔助/中路多功能性,防止了有針對性的反制策略,同時無論團隊協調如何,都能保持個人影響力。
強度優先級意味著確保那些在統計上佔優勢、且在職業比賽中爭奪率極高的英雄。當不知火舞或瀾沒有被禁用時,你就選他們。
反制選角時機
標準選角提供了特定的反制選角時機,其中第二選角階段為有針對性的回應提供了最有效的時機。
馬可波羅反制: 阿離的傘完全阻擋投射物,而狄仁傑的被動則能清除傷害疊層。理解這些互動可以完全扭轉對線局面。
高機動性反制: 后羿的全球暈眩消除了依賴機動性的英雄的站位安全。它對瀾和其他高機動性打野特別有效。
坦克核心反制: 真實傷害裝備和基於百分比傷害的英雄在面對高抗性陣容時表現出色。這在長時間的團戰中變得至關重要。
禁用階段心理學與策略
尊重禁用 針對那些在特定英雄上表現出色而聞名的對手。如果他們的個人資料顯示瀾在 50 場比賽中有 90% 的勝率,你就禁用瀾。別想太多。
版本破壞 移除普遍強大的英雄,使多種隊伍原型得以實現。有時,迫使對手跳脫舒適區比保護自己的策略更有價值。
戰略保護 防止針對你預定陣容的反制策略。如果你計劃進行強勢開戰,移除后羿就能消除一個主要的反制。
協同破壞 針對能夠實現強大組合的英雄。禁用雅莉可以阻止 馬雅組合 陣容的出現,迫使對手選擇次優的組合。
角色專屬選角考量
打野優先級
打野透過Gank壓力、物件安全和地圖控制來掌控前期節奏。它可以說是單排上分最具影響力的角色。
瀾憑藉其卓越的機動性和可靠的開戰/逃生能力,成為首選。他的 斷空 大招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選擇。
奧格蘭和費德等前期影響力打野擅長激進的Gank,但需要隊伍在對手成長之前把握機會。這種協調在單排中可能具有挑戰性。
成長型打野透過穩定的團戰影響力提供後期保障——當團隊協調不確定時,這通常是更安全的選擇。
輔助協同
雅莉透過 森之守護 附著,使超核心陣容得以實現,將脆弱的輸出轉變為堅韌的威脅。技能上限很高,但影響潛力巨大。
張飛為開戰陣容提供可靠的開團能力,同時保持簡單的機制。當團隊協調有限時,他通常是最佳選擇。
大喬的全球技能超越了傳統輔助的限制,實現了創造性的地圖控制和緊急應變。 便宜的 Honor of Kings 儲值 確保能夠獲得這些頂級輔助英雄,以認真地提升排位。
將職業策略應用於排位賽
溝通差異
現實情況是:職業隊伍透過大量的語音通訊進行複雜的協調,這在單排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專注於個人影響力的簡化策略變得至關重要。像瀾和不知火舞這樣的英雄提供了核心潛力,而不需要大量的團隊支援——他們可以獨立創造優勢。
透過信號進行的視覺溝通成為你的主要協調工具。掌握信號系統,並大量使用它來實施基本策略,而無需語音協調。
單排考量
英雄選擇應優先考慮多功能性和自給自足,而不是需要特定團隊支援的專業角色。你無法保證你的團隊會理解高級策略,但你可以保證自己的表現。
基於表現的排位系統獎勵個人影響力,而非純粹的勝負記錄。這意味著熟練的玩家即使在輸掉的比賽中,也能透過高表現評級(S、SS、SSS)來提升排位——前提是他們了解如何最大化自己的貢獻。
選角分析工具與資源
賽事資料庫匯集了主要比賽的職業選用/禁用統計數據、勝率和戰略趨勢。我會定期查看這些數據,以了解新興模式,趕在它們進入排位賽版本之前。
選角模擬工具可以在不完全投入比賽的情況下練習隊伍陣容策略。它們對於理解全球禁用與選用模式的影響特別有價值。
統計分析平台匯總了不同技能水平的排位數據,提供了英雄有效性的見解。不同段位的勝率分析揭示了哪些英雄隨著玩家的進步而保持有效性——這是長期上分的關鍵信息。
常見問題
Honor of Kings 2025 年秋季賽中,哪些英雄最常被禁用? 不知火舞在職業比賽中以 80.9% 的禁用率領先,其次是阿離的 57.1%。在排位賽中,瀾和蒙犽因其卓越的核心潛力和穩定的 S 級地位而獲得高禁用優先級。這些禁用反映了強度水平和多功能性方面的考量。
職業隊伍與排位賽玩家在選用/禁用方面有何不同? 職業隊伍專門使用全球禁用與選用模式,防止英雄重複使用,並要求每個位置掌握 5-7 個英雄。他們優先考慮彈性選角和隊伍陣容協同,而排位賽則專注於舒適選角和個人核心潛力。協調上的差異是巨大的。
哪些英雄在排位上分中具有最高優先級? 勝率超過 65% 的 S 級英雄包括瀾(打野)、蒙犽(射手)、大喬(輔助)和不知火舞(中路)。對於初學者,可以考慮冰雪公主(中路)、白龍吟(對抗路)和張飛(輔助)作為更易上手的替代選擇,它們也具有堅實的影響潛力。
電競和排位賽版本優先級有何不同? 電競強調團隊協調和需要大量溝通的複雜策略。排位賽則優先考慮具有個人影響力的自給自足英雄,以適應不同隊友的技能水平。在職業比賽中有效的戰略複雜性,如果沒有適當的協調,往往會失敗。
玩家應如何將全球禁用與選用策略應用於排位賽? 每個位置培養 3-4 個英雄,而不是職業標準的 5-7 個,強調多功能性和反制選角知識。練習彈性選角,它們能提供選角優勢,同時保持個人效率。專注於那些在團隊協調最少的情況下也能表現良好的英雄。
哪些工具有助於改善選角階段的決策? 版本追蹤網站提供賽事統計數據和英雄有效性數據。選角模擬器可以在不投入時間的情況下練習全球禁用與選用模式。統計分析工具揭示了不同技能水平的勝率相關性,以便進行明智的英雄選擇。我個人會結合這三種工具進行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