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楓原萬葉,大多數玩家沒有完全理解的一點是——他不僅僅是每次只擴散一種元素。如果操作得當,他的雙擴散技巧可以同時增益和減益兩種元素,實質上在單次循環中將他的輔助價值翻倍。
這種魔法發生在萬葉用他的初始戰技從敵人的元素附著中擴散一種元素,然後為他的下落攻擊(亂嵐撥止)吸收一種完全不同的元素時。他的固有天賦A4和備受追捧的4件套翠綠之影效果會對這兩種元素都觸發。這很優雅。這很強大。老實說?這被嚴重低估了。
對於希望最大化萬葉潛力同時有效管理資源的玩家來說,BitTopup 提供的便宜創世結晶組合包物超所值,可即時交付且交易安全,助您獲得萬葉及其命之座。
理解萬葉的雙擴散機制
改變一切的核心系統
雙擴散利用了萬葉的固有天賦A1(相聞之劍法)——這個經常被忽視的天賦,它使得當他接觸到水、火、冰或雷元素時,能夠吸收元素戰技。隨後的下落攻擊會造成額外200%攻擊力的吸收元素傷害,然後被下落攻擊的風元素傷害擴散。
他的固有天賦A4才是關鍵:每點元素精通為被擴散的元素提供0.04%的元素傷害加成,持續8秒。當你的元素精通達到1000點以上時(這是你應該達到的),這會為你整個隊伍的元素傷害提供40%的傷害加成。
元素吸收與附魔——了解差異
這甚至會讓經驗豐富的玩家感到困惑。吸收遵循嚴格的優先級系統:火 > 水 > 雷 > 冰。沒有例外。如果敵人身上有水元素,而萬葉站在班尼特的火元素爆發領域中,他的技能每次都會吸收火元素。
我見過無數次循環失敗,因為玩家沒有考慮到這個優先級。班尼特的爆發尤其以在您嘗試設置更精妙的組合時導致不必要的火元素吸收而臭名昭著。
元素吸收規則和優先級系統
你無法覆蓋的層級
再次強調優先順序:火 > 水 > 雷 > 冰。這是遊戲中硬編碼的。如果存在多種元素?最高優先級的獲勝。就這樣。
班尼特的爆發通常會因為對當前角色施加火元素而破壞精心策劃的設置。我已經不止一次以這種痛苦的方式學到了這一點。
元素量理論實踐
萬葉的點按戰技施加1U風元素,而長按戰技施加2U風元素。長按版本的更強元素附著實際上可以在施加吸收元素之前清除現有的元素附著——這對於穩定的擴散模式至關重要。
元素附著量會減少20%(理論家稱之為元素附著稅),反應係數決定消耗率。弱增幅反應消耗0.5倍,強增幅反應消耗2倍。這聽起來很技術性,但理解這一點有助於預測您的設置何時會奏效。
環境變數
環境元素總是喜歡干擾你精心策劃的循環。燃燒的草地會產生優先級高的火元素附著。感電的敵人會同時保持水/雷元素附著——這對雙擴散實際上很有用!水體和那些隨機的冰元素花朵可以提供意想不到的元素附著。
專業提示:了解你的秘境。有些秘境的環境效果會持續干擾特定的雙擴散設置。
雙擴散設置分步指南
準備你的萬葉
元素充能效率要求因隊伍配置而異:
單風隊:190-200% 元素充能效率
雷電將軍隊:155-170% 元素充能效率
雙風隊:105-110% 元素充能效率
為他裝備全元素精通聖遺物(精通/精通/精通),使用4件套翠綠之影。將他升到90級——擴散傷害與角色等級直接相關,這是少數幾個滿級真正重要的情況之一。
執行(大多數玩家會搞砸的地方)
對敵人施加你的第一個元素
將萬葉定位以吸收第二個元素(通常來自班尼特的爆發)
使用萬葉的戰技——初始施放會擴散第一個元素
戰技會從你的位置吸收第二個元素
下落攻擊會造成額外的元素傷害,並被下落攻擊的風元素部分擴散
對於感電隊伍來說,這更簡單:對同時帶有兩種元素附著的敵人使用長按戰技。那2U的風元素附著會同時與兩種元素反應。
翠綠之影雙擴散優化
為何4件套翠綠之影不可或缺
4件套效果可使擴散傷害提高60%,並使敵人元素抗性降低40%,持續10秒。對於基礎抗性為10%的敵人,這大約能提供27.78%的傷害提升。雙擴散會對兩種元素施加獨立的10秒抗性削減。
元素抗性削減是乘算的,而非加算——這意味著它對高抗性敵人更有價值。
真正重要的屬性優先級
沙漏、空之杯和理之冠都選擇元素精通。只有當你無法透過副詞條和武器選擇滿足充能需求時,才使用充能沙漏。副詞條方面:元素充能效率優先,然後是元素精通。
暴擊屬性?除了如果你使用西風劍來觸發被動效果,大約20%的暴擊率之外,基本上無關緊要。
最佳隊伍配置與循環
國際隊——黃金標準
國際隊(達達利亞-香菱-班尼特-萬葉)完美展示了雙擴散:
達達利亞 E(施加水元素)→ 班尼特 Q(對敵人及自身施加火元素)→ 萬葉 Q + 點按E(擴散水元素,吸收火元素,擴散火元素)→ 香菱 Q + E → 達達利亞 Q + 近戰姿態
多目標場景需要達達利亞的E和班尼特的Q擊中不同的敵人——這裡的站位很重要。
感電隊——新手友善的選擇
感電提供了最簡單的雙擴散執行方式。一個同時帶有兩種元素附著的敵人,可以透過單次長按戰技實現同時擴散。乾淨又高效。
範例循環:雷電將軍 E → 行秋 Q+E → 萬葉 E+Q 建立感電,輕鬆實現雙重擴散。
為了建立這些最佳隊伍配置,BitTopup 提供了一個值得信賴的原神儲值網站,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獲取必要的角色和武器。
常見錯誤與疑難排解
時機失誤
雙擴散失敗通常源於錯誤的時機。如果初始元素附著對於你的風元素附著來說太強,事情就會迅速崩潰。使用長按戰技(2U)而非點按戰技(1U),以獲得更好的元素附著操控和更一致的結果。
班尼特問題
不正確的吸收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快地破壞設置。這在胡桃蒸發隊中尤其痛苦,因為火元素吸收而非水元素吸收會完全干擾你的反應。班尼特的爆發領域是常見的罪魁禍首。
當精確度很重要時,請仔細定位萬葉。
同時反應優先級問題
這就涉及到技術層面了:當萬葉吸收的爆發擊中帶有現有元素附著的敵人時,非擴散反應會優先觸發。
例如:≤1U雷元素附著 + 火元素吸收的爆發 = 只有超載反應,阻止了你真正想要的雷元素擴散和翠綠之影觸發。
進階技巧與優化
效率動畫取消
進階玩家會使用動畫取消來減少場上時間。在胡桃翠綠之影蒸發隊伍中:萬葉普攻1 + 點按E(+普攻1)+ Q,用戰技取消普攻,以便在擴散前有效施加水元素。
能量管理
長按戰技產生4個元素微粒,而點按產生3個,但冷卻時間更長(9秒對6秒)。在爆發前盡可能使用長按戰技以獲得更好的能量生成。
西風劍在20%暴擊率下,對一個敵人有47.2%的觸發機率,對兩個敵人有72.1%的觸發機率,在精煉5階對兩個敵人有89.3%的觸發機率。
命之座考量
1命允許你在爆發前使用長按戰技,而不會因冷卻時間重置而產生時間懲罰。2命為萬葉和爆發範圍內的活躍角色提供200點元素精通,增加A4增益效果。滿命則使萬葉能夠作為站場風元素輸出,持續擴散——這完全改變了他的玩法。
武器與聖遺物推薦
頂級選擇
蒼古自由之誓 (5星):畢業武器。高元素精通,外加隊伍攻擊力%和普通攻擊/重擊/下落攻擊傷害%增益。昂貴但具有變革性。
西福斯的月光 (4星):最佳4星選擇,將元素精通轉化為元素充能效率。精煉5階搭配800元素精通可為萬葉提供57.6%元素充能效率——優雅地解決能量問題。
免費玩家的現實考量
西風劍:解決你整個隊伍的元素充能效率問題,在暴擊時產生元素微粒。使用元素精通沙漏的西風劍通常優於使用元素充能效率沙漏的鐵蜂刺。
鐵蜂刺:提供大量元素精通,但沒有能量支援。僅在能量不是問題的隊伍中可行。
能量需求細分
單風隊 (1 點按E + 1 萬葉Q):約190-200% 元素充能效率 (搭配西風劍為160-170%)
單風隊 (2 點按E):約205-215% 元素充能效率 (搭配西風劍為170-180%)
搭配雷電將軍 (1 萬葉Q):約155-170% 元素充能效率 (搭配西風劍為120-130%)
雙風隊:約105-110% 元素充能效率
三風隊:約145-155% 元素充能效率 (搭配西風劍為115-125%)
深境螺旋應用
萬葉大放異彩之處
萬葉在有多種敵人需要聚怪和同時減益的樓層表現出色。感電敵人尤其有利於高效的雙元素擴散。他8秒的A4增益持續時間與大多數輸出窗口完美契合。
針對特定敵人的策略
面對溫迪無法吸起的重型敵人,萬葉的聚怪提供了更可控的站位。翠綠之影的40%抗性削減對高抗性敵人來說,由於其乘算性質,價值會越來越高。
時間優化技巧
在速切隊伍中,使用點按戰技進行單次擴散,保留長按戰技用於聚怪和雙擴散設置。15秒的爆發冷卻時間完美契合快速循環。盡可能將他的爆發放置在能擊中多波敵人的位置——那8秒的領域持續時間非常有價值。
常見問題
萬葉的雙擴散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萬葉用他的初始戰技從敵人身上擴散一種元素,然後吸收第二種元素(通常來自班尼特的爆發),接著他的下落攻擊會施加並擴散第二種元素。這會觸發他的固有天賦A4和翠綠之影的抗性削減效果,對兩種元素都生效。
元素吸收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火 > 水 > 雷 > 冰。這決定了當存在多種元素時,他的技能會吸收哪種元素,直接影響雙擴散設置中下落攻擊和爆發的元素附著。
翠綠之影值得使用嗎? 對於輔助萬葉來說絕對是必不可少的。4件套提供60%的擴散傷害提升和40%的元素抗性削減,持續10秒。雙擴散會對兩種元素施加抗性削減,對於基礎抗性為10%的敵人,大約能提供27.78%的傷害提升。
萬葉需要多少元素精通? 優先選擇所有主詞條為元素精通(精通/精通/精通)。他的固有天賦A4每點元素精通提供0.04%的元素傷害加成。1000點元素精通可為被擴散的元素提供40%的加成。沒有實際的上限——越多越好。
雙擴散的最佳隊伍配置是什麼? 國際隊(達達利亞-香菱-班尼特-萬葉)用於蒸發反應,搭配雷電將軍/行秋的感電隊,以及搭配水/冰元素主C的凍結隊。感電隊由於其自然的雙元素附著,提供了最簡單的執行方式。
我應該使用點按還是長按戰技? 長按戰技更適合雙擴散:2U對比1U的風元素附著,更有效的元素附著清除,更好的聚怪,以及4個對比3個元素微粒。更長的冷卻時間(9秒對比6秒)為了更好的效果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