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速度阈值(以及它们为何与你想象的不同)
速度阈值到底是什么?
速度阈值并非凭空捏造的随意数字。它们是特定的速度值,通过行动顺序操控来解锁真正的游戏优势——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游戏公式中对你有利的数学“甜点”。 基础行动值 = 10000 / 速度 公式对你有利。
有趣的地方来了:《忘却之庭·混沌回忆》第一轮次行动值为150,后续轮次为100。但关键在于——敌人的速度加成会带来额外的压力,而大多数攻略都巧妙地忽略了这一点。86级以上的敌人拥有1.32倍的基础速度乘数,这意味着你的 高速 角色在关键时刻可能不够快。
速度阈值计算基础(你无法避免的数学)
让我们直奔主题,看看那些重要的精确阈值:
120.0 速度:你的基准线——激活遗器套装效果,在前2个轮次中获得3次行动
133.4 速度:最佳点——在关键的第一个150行动值轮次中获得2次行动
142.9 速度:超额完成者——在前3个轮次中获得5次行动
160.0 速度:氪佬领域——仅在前2个轮次中获得4次行动
一个能让你省心的小窍门:开启 显示角色行动值 在你的设置中。相信我——当小数点决定你是否能获得额外回合时,凭感觉判断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120速度阈值:你的基础(不要跳过)
120速度机制
这是大多数玩家的起点,说实话?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完全没问题。120速度可以解锁位面饰品的效果,并在前2个轮次中为你带来3次行动——虽然不是开创性的,但很扎实。
有趣的是“生命的翁瓦克”如何与这个阈值互动。它在战斗开始时使你的行动提前40%,有效地将你的初始行动值减少4000点。同时,“太空封印站”和“不老者的仙舟”在未达到120速度之前甚至不会激活它们的次要效果。
真正需要120速度的角色
辅助角色,如停云和艾丝妲,绝对需要这个基准线——不是为了速度本身,而是为了饰品激活。这是不可协商的。
持续伤害(DoT)专家(我说的是你,桑博主C玩家)应该优先考虑120速度以激活“太空封印站”。由于持续伤害的伤害量与施加频率成正比,这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希儿凭借其高基础速度(115)加上战技增益,自然而然地超过120速度,所以她在这里不是问题。
高效达到120速度
计算很简单:你需要速度主词条的鞋子(+25速度),信使两件套(+6%速度),如果你运气不好,可能还需要2-3个速度副词条。大多数角色只需少量投入就能达到120速度,这使得它成为团队范围实施最容易达到的阈值。
134速度阈值:版本答案所在
为什么134速度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谈论它)
这里是关键所在。134速度(技术上是133.4,但谁会在意呢?)可以在关键的第一个150行动值轮次中实现两次行动。这意味着在5个轮次序列中额外获得2个回合——这听起来不多,直到你意识到这代表了多少伤害。
这个阈值通常需要速度鞋子加上你的遗器上2-4个速度副词条。不算便宜,但也不是氪佬专属。 崩坏:星穹铁道低价充值 通过BitTopup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刷取那些高级光锥和资源,如果你真的想达到有竞争力的速度阈值。
134速度的输出角色
主C角色在134-135速度时达到最佳状态。这是行动频率和伤害输出之间的完美平衡——速度再高,你就会开始牺牲太多伤害;速度再低,你就会浪费行动机会。
丹恒·饮月和镜流是这个阈值的典型代表。在开局轮次中双倍终结技使用?是的,请。巡猎和毁灭角色尤其喜欢这个阈值,因为它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集中爆发伤害。
辅助角色与134速度
这里就有点棘手了——辅助角色的速度应该比主C快1-2点,以确保正确的增益时机。如果搞砸了,你就会眼睁睁看着你完美计算的增益白白浪费。
布洛妮娅是一个特殊情况,有两种可行的策略:慢速布洛妮娅(比你的主C慢1-2速度)或高速布洛妮娅(150+速度,搭配“晨昏交界的翔鹰”)。两者都有效,但它们需要完全不同的队伍配置。同谐角色通常需要134+速度以获得最佳增益施加时机。
161速度目标:献给真正投入的玩家
161速度用例(何时更多即更好)
160-161速度让你在前2个轮次中获得4次行动,并在5个轮次序列中额外获得3个回合。这是高端领域——“苍穹战线格拉默”的二级增益在160速度时生效,但要达到这个速度需要大量的副词条投入。
真正受益于161速度的角色
瓦尔特是161速度优化的典范。他以控制为核心的技能组能够持续施加速度减益,而更多的行动意味着更多的控制。这是简单而有效的数学。
佩戴“舞!舞!舞!”光锥的同谐辅助角色,通过频繁的行动提前分配,能获得巨大的价值。像卡芙卡这样的持续伤害角色可以证明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她们的伤害确实与施加频率成正比。 购买星琼 通过BitTopup的安全平台,如果你正在寻找那些能让高速构建可行的优质光锥。
成本效益分析(现实检验)
老实说——达到161速度通常会让你损失15-20%的伤害属性,相比134速度的构建。这可不是小数目。当战斗持续超过4-5个轮次时,这项投资才会见效,但当前内容中这种情况实际发生频率有多高呢?
计算方法如下:如果那些额外的行动产生的价值超过你每回合损失的伤害,那就追求更高的速度。否则?坚持134速度,就此打住。
角色专属速度要求(因为并非一概而论)
输出角色速度优先级
主C角色应以134速度为标准,具体例外取决于技能设计。巡猎角色最受益于爆发型伤害模式——他们希望打得狠、打得快。毁灭主C有时在有强力行动提前辅助支持的情况下,120速度也能凑合。
虚构叙事中的智识主C至少需要111+的基础速度,辅助角色则要达到155+速度。虚构叙事的群攻性质使得速度比平时更有价值。
辅助和丰饶角色速度需求
辅助角色需要比他们的主C伙伴快1-2速度——这是确保正确增益时机的不可协商条件。治疗角色受益于中等速度(120-134速度),以确保治疗可用性而不会消耗过多行动。存护角色偏好相同的范围,以确保可靠的护盾刷新时机。
增益和减益角色速度时机
增益角色绝对必须在他们的目标主C之前行动,以最大化增益覆盖率。这看起来很明显,但你会惊讶于有多少队伍搞砸了这一点。减益角色需要140+速度,才能在面对86级以上、拥有1.32倍速度乘数的敌人时,稳定地在第一回合施加减益。
行动顺序操控策略(进阶内容)
控制行动序列
进阶队伍通过精确的速度调整和行动提前效果来操控行动顺序。布洛妮娅的战技将目标行动值设为0,以实现立即的后续行动——如果使用得当,这基本上是一个免费的回合。
星期日可以在比你的主C慢1-2速度时,实现基于百分比的行动提前加成。时机必须完美,但一旦成功,效果非常显著。
团队协同的速度调整
最佳的行动顺序是:增益角色 > 主C > 减益角色 > 治疗角色。“骇域漫游的信使”4件套在使用终结技作用于队友时,为全队提供1回合的+12%速度——这是你整个队伍的临时阈值提升。
击破敌人韧性会施加25%的行动延后,为敌人的行动值增加2500点。将此因素纳入你的速度计算中,以获得更准确的行动预测。
速度与伤害优化(永恒的斗争)
何时优先考虑速度而非伤害
当额外的行动产生的总伤害超过单个行动的优化时,速度投资就变得有价值。这并不总是直观的——有时打得更狠比打得更频繁更好。
长时间的战斗(5+轮次)有利于速度投资;短时间战斗(2-3轮次)则奖励以伤害为中心的构建。持续伤害队伍总是优先考虑速度,因为他们的伤害确实与施加频率成正比。这一点毫无争议。
平衡速度与其他属性
速度鞋子与攻击力%鞋子的选择代表了你的主要投资决策。速度鞋子大约每四次行动提供一次额外行动——计算一下这个额外行动是否比攻击力%鞋子带来的原始伤害提升更有价值。
通过主词条和最少的副词条投入来达到你的目标阈值,然后将剩余的副词条集中在伤害优化上。 崩坏:星穹铁道充值 BitTopup的充值服务为你提供了大量刷取遗器的资源,以在不掏空钱包的情况下实现那些最佳的属性分配。
构建速度:遗器和光锥(实用内容)
最佳速度遗器套装
“骇域漫游的信使”2件套提供6%速度,4件套在使用终结技作用于队友时提供全队12%速度增益。它用途广泛且效果显著。
“野穗伴行的快枪手”4件套提供6%速度以及攻击力%提升——适合既要速度又要伤害的输出角色。“晨昏交界的翔鹰”通过能量回复实现战技点中性的高速构建,这对于辅助角色来说是完美的。
速度副词条优先级
目标是达到特定的阈值,而不是追求最大值。每个速度副词条提供2-3速度,所以大多数阈值总共需要3-4个副词条。优先在躯干、手部和连结绳上寻找速度副词条,因为鞋子使用速度主词条。
光锥速度考量
“舞!舞!舞!”在使用终结技时提供全队行动提前(根据叠影等级16-24%)。专属光锥通常包含影响你阈值计算的速度副词条。更高的速度为基于终结技的光锥效果生成更多能量——这是一个正向反馈循环。
常见的速度构建错误(从他人的痛苦中学习)
过度投资速度
最常见的错误?追求最大速度而不是最佳阈值。超过必要的阈值会浪费本可以用于伤害输出的属性预算。精确计算你的阈值需求,一旦达到就停止投入。
忽视团队速度平衡
孤立地构建角色会导致次优的行动顺序和浪费的增益时机。你的辅助角色必须保持相对于主C伙伴的适当速度优势。在规划团队速度时,不要忘记考虑行动提前效果。
速度阈值误解
许多玩家忽略了行动频率提升是基于阈值的。低于阈值的增量速度提升提供的价值微乎其微——你要么达到了阈值,要么就没有。
速度使用小数计算,所以请验证精确值,而不是相信四舍五入的显示数字。那个133速度实际上可能是132.7,这意味着你完全错过了134的阈值。
不同游戏模式下的速度阈值(情境很重要)
混沌回忆速度要求
第一轮次150行动值,后续轮次100行动值的结构定义了你的主要阈值计算。输出角色应以134-135速度为目标,以确保可靠的首次2次行动。86级以上的内容可能需要140+速度,以在面对那些速度加成的敌人时获得先手优势。
虚构叙事速度考量
4轮次通关要求完全创造了不同的优化优先级。推荐速度:所有角色最低111+速度,辅助角色155+速度。群攻伤害角色在面对成群敌人时,从更高的速度中受益匪多——更多的行动意味着更多的群攻施加。
模拟宇宙速度策略
祝福系统可以通过临时增益显著改变速度要求。中等速度投资(120-134速度)对大多数角色来说是最佳选择,在各种祝福组合下提供稳定的表现,而不会过度投资可能变得冗余的属性。
常见问题
《崩坏:星穹铁道》中的速度阈值到底是什么? 速度阈值是特定的速度值,通过增加行动频率来解锁有意义的游戏优势。关键阈值是120速度(遗器激活)、134速度(首轮次双行动)和161速度(高级行动优势)。它们基于“基础行动值 = 10000 / 速度”公式,并结合了《忘却之庭·混沌回忆》首轮次150行动值的结构。
为什么134速度被认为是输出角色的版本答案? 134速度使得角色能在《忘却之庭·混沌回忆》的第一个150行动值轮次内行动两次,在最关键的时候提供可观的伤害前置。它在5个轮次序列中额外提供2个回合,并且只需要速度鞋子加上2-4个速度副词条,而不会过度牺牲伤害。这是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哪些角色需要120速度,哪些需要更高的阈值? 辅助角色需要120速度作为遗器激活的基准线——这是不可协商的。主C角色应以134速度为目标,以获得最佳表现。持续伤害专家优先考虑120+速度,因为他们的伤害直接与施加频率挂钩。像瓦尔特这样的高级辅助构建可以为了最大行动频率而追求161速度,但这属于氪佬领域。
我如何计算速度投资是否值得牺牲伤害? 比较整个战斗期间的总伤害。长时间的战斗(5+轮次)有利于速度投资,因为额外的行动会随着时间累积。短时间战斗(2-3轮次)则奖励以伤害为中心的构建。公式是:(额外行动次数 × 每回合伤害)与(每回合损失伤害 × 总行动次数)。如果第一个数字更大,就投资速度。
最有效率地将角色构建到特定速度阈值的方法是什么? 通过速度主词条的鞋子(+25速度)和最少的副词条投入来达到阈值。120速度需要鞋子加上2-3个速度副词条,134速度需要鞋子加上4-6个副词条。一旦达到目标阈值就停止投入,并将剩余的属性预算分配给暴击/攻击力属性。如果追求完美速度会牺牲伤害,那就不要去“猎逐”。
速度阈值在不同游戏模式之间会改变吗? 当然。混沌回忆使用150行动值的首轮次,使得134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佳选择。虚构叙事的4轮次通关要求,由于其群攻侧重,更倾向于更高的速度(最低111+速度,辅助155+)。模拟宇宙的祝福系统使得中等投资(120-134速度)在不同祝福组合下最具适应性。